|
【阿里巴巴】由阿里巴巴与星巴克战略合作想到做新零售的3+1理由 |
【alibaba】2018-8-20发表: 由阿里巴巴与星巴克战略合作想到做新零售的3+1理由 罗振宇在某次跨年演讲中说道:“时间会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未来有两种生意的价值会变得越来越大,一是帮助用户省时间,二是帮助用户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昨日,小编在星巴克看到两篇文章:第一篇 由阿里巴巴与星巴克战略合作想到做新零售的3+1理由罗振宇在某次跨年演讲中说道:“时间会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未来有两种生意的价值会变得越来越大,一是帮助用户省时间,二是帮助用户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昨日,小编在星巴克看到两篇文章: 第一篇是关于消费者在麦当劳横向排队与在星巴克竖向排队的差异作用——“以麦当劳为代表的快餐服务就是前者,最大程度地节省顾客的用餐时间,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其他事情。而以星巴克为代表的第三空间服务(酒吧、图书馆、咖啡店等)就是后者,完善顾客的消费体验,增强顾客的情感共鸣,使顾客能够沉浸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与感受中。” 第二篇重头戏—一周前阿里巴巴正式宣布与星巴克达成战略合作。 在国外,外国人喝星巴克好比如喝白开水,而作为类似“舶来品”的星巴克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它不仅是一个带着西方文化的品牌,而且还是国内餐饮业都相继模仿其服务与环境的对象。即便有着接近20年“舶来品”代表的荣耀,但它并不会因为洋洋得意而一成不变,在保持一贯的形象与爆款质量的同时,也应中国节假日推出相应的新品,还有延伸相应具有该品牌形象并与其饮料挂钩的物品(水杯等)。虽然,星巴克ceo曾断言不会做外卖配送,这与曾经某些大陶瓷品牌在整装渠道出现的时候也断言不会与整装渠道合作一个样,但最终他们都纷纷抓住趋势的尾巴宣告(kenqiu)与另一方联手合作。为什么? 竞争对手来了,销量逐步下滑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升级,网红名词的诞生,近年来饮品行业的品牌也是层出不穷,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土新品牌不断崛起,再知名的咖啡品牌也有受到市场冲击的时候。据悉,星巴克近两年在中国市场的营业额明显有下滑:7月底,星巴克发布2018年第三季报(截至2018年7月1日)财报显示,在一直寄予厚望的中国/亚太区市场,星巴克虽然收入和运营收入同比上涨46%和5%,但营运利润率却下降7.6%至19%......星巴克一边将这个下滑的原因归咎于公司在中国华东地区股权变动带来的影响,一边不断做出相应对策,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就是其一。 实际上,它是不得不承认终究会有一个能与其不相上下(yushijujin)的竞争对手带来的冲击,这位竞争对手就是2017年11月,手持10亿资金高调入场的luckincoffee(瑞幸咖啡),瑞幸的做法是一边毫不避讳的指责星巴克某些被捕捉的涉嫌犯法身影,一边高调入市(半年时间就被新媒体誉为最会做营销的咖啡品牌)。要知道,瑞幸咖啡的创始人钱治亚是神州优车前coo(首席运营官),而钱治亚一开始对目前国内咖啡市场的走势及咖啡消费者存在的痛点皆进行分析并以合适的方式迅速进入市场。 如此,星巴克处在的就是内忧外患(国内互联网冲击,同品类品牌竞争)状况,如同陶瓷行业品牌所面临的现状,新时代的崛起,消费升级等等,还要面临这么多品牌的竞争,自身不升级不顺应潮流转变?那就是等死。 价格已不算贵,只为满足消费需求 对于星巴克也加入外卖领域,有消费者评论说,星巴克的优势是店内,它价格之所以能几十元起步,除了是食物的价值,还包含了店面环境的价值,如果没有了店面环境就不值原来的价钱。这可以看作是一把双刃剑,但,就现在饮品行业的产品价格,除了冲剂型的产品之外,其余摆着鲜榨鲜做名号的产品价格皆可以与星巴克饮品均价有得一拼,而且国内消费水平都在不断往上涨,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几十元一杯的饮品价格或许真的不算高。所以,愿意抛开店面价值而只往品牌的产品价值去选购的依然会为产品买单。 虽然很多本土饮品品牌在规模和影响力等方面皆未及星巴克,但确实是观摩了当下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去做出相应的策略介入,并一切从满足消费者需求出发——这种需求是越来越懒的消费需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徐倩曾在“当消费者越来越“懒”,新零售未来该怎么玩?”中表达观点到:“懒”带来的消费习惯变化有两大趋势,首先消费者更加追求效率……所以商家要帮消费者缩小范围。第二消费者变得更加“高冷”……所以零售业要学会预测,介入技术。提高满足消费者价值观…… 即便商业品牌也都在创玩新概念,以便能迅速吸引消费者眼光,抢占消费者心智,但商业成功的理由归根到底皆需从满足消费者需求出发,当满足需求后价格就不是现在消费者所重点或首要考虑的因素。 保证品质不变,才敢做改变 据悉,星巴克之前没有允许外送,主要是担心饮品因外送时间的耽搁而导致口感有所欠缺。实际上,就小编口感而言,之所以喜欢星巴克还是源于其产品对比其他产品在质量上确实更胜一筹,例如被凉半天的热巧克力,其浓郁度与刚拿到手时会差不多,若是其它饮品品牌恐怕早已变稀。而它此前的担忧,也许真的是星巴克在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的作用,毕竟这么20年来它也没有因为产品质量而导致严重的品牌危机。据悉,此次渠道整合策略除了整合加入,它还与“饿了么”研发了套装防漏包装技术,是在保证产品品质不变情况下才放心加入的外送行列。 这点考虑,不得不佩服星巴克对产品把控上的严谨性,说什么渠道为王也好,产品还是根本。例举早几年加入互联网的陶瓷品牌,有品牌意识的都会在产品包装上狠下功夫,小编有跟进过一个马赛克互联网品牌的市场部工作,其中三分之一的工作都是围绕产品包装上,其一是品牌形象的注入,其二是进一步提高产品“安全性”——宁愿用最贵的纸箱也要保证产品不易受损。 互联网脚步,只有加快不能停却(重中之重,承前启后的因素) 上周与原先在行业做销售老总的数位前辈相聚,大家都提出一个疑问:你会很奇怪,以前线上教育基本是没人愿意接受的,但现在就我开办的小孩教育培训机构,线上9.9元的一堂课基本达9000用户购买,什么概念?而当下在进行的终端市场调研,不少行业人士经常会抛出同一个问题给小编——“现在的消费者到底去哪了?在卖场?还小区?在整装商?在网上?”互联网时代,新零售革命的到来,我们都不需要刻意去融入互联网,互联网就会很自然的把我们连接融入。 以上所述的星巴克竞争对手瑞幸咖啡,在进入咖啡市场的时候已将公司定位为“新零售专业咖啡运营商”,应用新零售模式,根据“无限场景战略,实现产品、价格、便利性的均衡融合,满足用户高性价比、购买方便的需求。而当星巴克于8月2日正式联手阿里巴巴,集饿了么、盒马、淘宝、支付宝、天猫、口碑等业务线参与其中,并被视为星巴克对瑞幸的数字营运组合拳之时,瑞幸咖啡第二日又悄然推出微信小程序下单功能了。这么看来,星巴克后来加入互联网的脚步还需更快,也就只有更快才不至于被迫追赶。 这样的中国商业战场,热点事件一个接一个,确实看得人眼花缭乱,也绝对堪称完胜的大片。 最后,星巴克如是“降低姿态”、“更亲民”...... 的方式,让小编跳跃式的思维接而又想到连高冷的王菲也有加入综艺节目的时候。这都是时间转变下的商业战场,我们都不得不适应,也不得不加入如是变化,是以星巴克为例。 (【alibaba】更新:2018/8/20 20:00:29)
|